立信国际财经学院-国际课程部2021级学生
毕业高中:
上海虹口高级中学
兴趣爱好:
手工制作、蹦极
收到offer:
英国伯明翰大学、英国埃克塞特大学
激发学习的内驱力
在进立信国际财经学院之前,刘心语认为,只需每天做好预习复习功课,上课认真听讲就够了,过去的十几年,她都是这样按部就班地完成学业。
直到进入学院,在她驾轻就熟地从课堂汲取知识后,发现课后的作业,均以案例分析和大型的论文作业为主,这对之前很少接触过这类作业形式的刘心语而言,具有一定难度。在她看来,难度有两方面:
第一,论文作业需要灵活运用课堂上的知识点。过往的作业只需根据问题回答即可,但论文作业,不仅需要提炼课堂里的知识点并为自己所用,还需课后查阅资源,阅读大量的文献。由于时间紧迫,阅读文献同时还需快速筛选出与论文相关的知识,遇到不理解的知识点,则需自己消化,或向老师寻求帮助。
第二,许多大型作业,需要团队合作完成。给她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一份统计的论文作业,当时处于疫情封控期间,小组成员无法线下面对面交流,只能通过腾讯会议和微信进行交流,从作业的架构确定、主题制定到后续的分配任务、收集数据整合和分析数据,群里每一个成员都有自己的想法,每天需要把不同的想法综合起来,集思广益,求同存异,在齐心协力下,最终完成了一份精美的论文海报。
第三,刘心语觉得,进行这类作业的过程虽然很辛苦,但是当自己去寻求答案,或者通过小组成员的发散性思维去获取灵感,她对学习的态度也发生了转变,从“按时完成课后作业”转变成“又学到了新的知识/技能”,激发了自己学习的内驱力。
和室友“互卷”的日常
在这两年里,除了学习,室友之间的彼此关怀和共同进步,让刘心语觉得每天都收获满满。过往学习都是一人埋头苦读,自从和持有相同目标的三位同学成为室友后,经常聚在一起,将课后知识用思维导图进行梳理,在复习巩固过程中,遇到不熟悉的知识点或者意见分歧,会共同探讨,相互讲解和补充。除了巩固知识,她们还彼此“互卷”,积极寻求一些配套练习题巩固知识点,自己有时候想松懈时候,看到其他室友还在奋笔疾书,立刻燃起了自己的斗志,不甘落后的继续学习。
刘心语觉得,和室友们一起并肩作战的记忆是在学院里最难忘的日子,有时候遇到困难,感觉迷茫时候,室友会给予她关怀和鼓励,一起克服难关,这不仅减轻自己的压力,缓解焦虑情绪,还能互通有无,取长补短,让自己更有动力去学习。
留学前的准备工作
即将前往伯明翰大学的刘心语,和室友们参考了不少学长学姐给到的建议:比如搜索英国一年四季的天气情况和环境,需要携带哪些的衣物和日用品等。除此之外,由于了解到国内外不同的饮食结构,刘心语在出国前,特地学了烹饪,并且掌握数道拿手菜。
除此之外,学院也经常给学生开设一些行前讲座和交流会,前不久刘心语就参加了一场让她记忆犹新的讲座,邀请了专业老师答疑解惑,尤其是详细介绍了英国入境签证的流程和注意事项,这对即将留学的自己如同一场及时雨,也让她对整个留学签证有了一个清晰的思路。
采访的最后,刘心语也给予即将进入国际财经学院的学弟学妹们一些建议:
首先,要确定自己的升学目标,比如目标院校,一旦确认了目标,才有为之努力的动力。
其次,要从高中的学习思维中跳出来,从被动获取知识转变为主动的求知,在未来的升学中,若想获得更好的成绩,就需要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和辩证思考能力。
再而,规划好自己的学习时间,老师会提前几周时间布置作业,这时候需要在日历上做上标记,不要到最后几天才开始赶工。
最后,保持乐观的心态,积极提问。学习过程中总会遇到一些困难,在学习上遇到任何困难,都可以通过学院的老师获得解答,老师会通过你的提问和对问题的思考,快速找到困惑你的点,这样可以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。
刘心语愿学弟学妹们都可以以梦为马,不负韶华,在未来的某一天,遇到那个熠熠生辉期望中的自己。